“杜苏芮”2023年7月29日9时55分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
“杜苏芮”7月29日9时55分在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强台风级。预计“杜苏芮”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维持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和防暴雨I级应急响应。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福建降雨今天最强,厦门、泉州、莆田等多地有大暴雨,其中泉州大部、莆田仙游、三明尤溪和大田有特大暴雨;24小时累计雨量达120-300毫米,局部350毫米。福建省内厦门机场、晋江机场等机场多个航班取消,铁路方面,途经昌福线等多条线路的旅客列车停运,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境内的高速公路临时关闭,禁止上站。
台风应急指南
1、台风来了,尽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3、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6、如果你已经在结实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果又遇上打雷时,则要采取防雷措施。如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要避开孤立高耸凸出的场所。
8、灾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与食物、水的消毒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气象局-台风“杜苏芮”综合气象监测快报
28日上午,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受台风影响,东南沿海多个城市出现狂风暴雨,造成民房受损、道路受阻、城区内涝。
“杜苏芮”是少见的绕过台湾岛、直接登陆福建的“一手”台风。它维持超强台风强度超70小时,虽然登陆前有所减弱,但登陆强度仅次于2016年的14号台风“莫兰蒂”,成为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与1980年第15号台风并列。
台风登陆前,福建省就严阵以待,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全部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平潭、福州马尾、福清均发布紧急动员令,实行“三停一休”,即停工(业)、停产、停课、休市。
福建当地人民也早有“防风”准备,所有人近两日都大举“囤货”,泡面、面包、水等快销品和蔬菜、肉类等生鲜品均是居民集中加购的品类,有当地网友表示“逮着啥抢啥,超市货架都空了”。
27日下午,台风北侧外围云系已经影响到福建北部和浙江,福建北部沿海和浙江沿海市县普遍出现降水,其中宁德、温州和台州降水量较大;台风本体云系覆盖台湾岛南部,台湾岛南部和台湾岛东侧迎风坡降水较大,最大日降水量999毫米;福建省中部沿海风力最强,多个站点出现10级以上大风。
27日至28日,台湾岛、福建、广东东部、浙江东部和南部、江西东部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台湾岛东部等地有特大暴雨。
其中福建泉州、莆田南部和厦门北部都遭受了严重影响,狂风携带着雨水肆虐着整个地区,路面出现树木倒伏,数以千计的房屋墙体倒塌,高层民房玻璃破碎,许多道路被淹没,电力和通信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地区停电停水。
截至7月29日8时,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台风已造成泉州、厦门、漳州等福建省9个设区市88万余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5.4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6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333.53公顷;倒塌房屋44间,严重损坏房屋178间,一般损坏房屋间数1869间,直接经济损失4.28亿元。
面对台风“杜苏芮”的袭击,各级政府和救援队伍紧急行动,展开了抗击台风的战斗。救援人员冒着风雨的阻碍,冲进危险区域,营救被困的民众。武警部队、消防队、志愿者等力量齐心协力,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拼搏精神。同时,政府各级部门组织调度物资和设备,确保灾区人民得到及时的救援与支持。医疗队伍也迅速驰援,为受伤的人们提供急救和治疗。无数的爱心捐款和物资涌入灾区,帮助当地居民渡过难关。
台风“杜苏芮”的登陆再次提醒我们,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建立完善的警示和应对机制。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让民众能够做好防御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台风天物资储备建议:
提前囤一箱矿泉水、两天量的面包、自热米饭、火锅及干粮等(不用囤多,也不建议囤泡面,有可能停水停电断天然气开水都烧不了);
把家里的充电宝都充满电;
把所有水桶装满水,停水时洗漱、冲厕所用;
这几天家里门窗要关紧,阳台容易被风吹动的东西尽量都收进屋里;
车不要停在户外,特别是大树底下,地下车库有可能淹水,要停在不积水的停车场里;
台风登陆前多吃多喝多玩,台风来了在家躺平别出去凑热闹,一定不要去海边。
台风玛娃是今年第17号台风,于9月18日在福建泉州以北沿海地区登陆。据气象部门预报,玛娃登陆时最大风力达到10级以上,瞬间阵风达到12级以上,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次台风给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暴雨、强风、风浪等灾害。据统计,超过200万人受到了影响,数千间房屋被毁坏或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数十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
面对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紧急抢险和救援工作。在救援现场,消防队员、警察、民兵等队伍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为民众排险抗灾。同时,政府部门也积极展开应急救援、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等全面的工作,切实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只依靠应急措施,更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工作,以及提高公众的应对自救能力,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总之,这次台风玛娃虽然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我们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让受灾地区的民众早日重建家园,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016年的17号台风“鲇鱼”登陆泉州惠安后的下一站是漳州,下午2时在龙岩市境内。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3日上午8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26日上午加强为强台风级,27日下午14时10分登陆台湾花莲沿海(最大风力14级);在穿过台湾海峡后,于28日凌晨4时40分在福建泉州的惠安县沿海再次登陆(最大风力12级);预计在28日夜间将进入江西南部,尔后减弱消失。
受其影响,9月28日至29日,福建大部、浙江东南部、广东东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部、苏皖中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
cdn
bcebos
com/0ff41bd5ad6eddc4ae58476b2bdbb6fd536633e7" />在这段时间台风又是侵袭了,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在经过了泉州等地区之后,这次名叫圆规的这个台风已经风力达到了13级
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中央气象台的一些消息来进行判断的话,这个台风的中心位置是在北纬18度和东经119度,而且他的等级属于一种强,热带风暴已经达到了30米每秒,而且他所形成的一个位置,是在我们国家南海东北部海面上,距离我们国家的海南省非常的近,而且他所要行驶了一个路径,已经慢慢地接近我们国家的一些沿海地区
目前他正在以每小时27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方向移动,而且强度在不断地加强
cdn
bcebos
com/aa18972bd40735faec4ebd298c510fb30e2408e7" />而且预计这个台风会对于海南以及香港还有海南邻近的一些城市省市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我们国家现在许多各省市也一直在面临六强降雨的影响,许多的地区也都出现了一定的洪涝灾害,而且此次的这个台风再次登录也会造成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生活工作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而且台风了每次登录都会对部分地区生活,尤其是对于一些日常的食物运输,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力输送,还有各个食物补给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的,因为台风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一些同场,还有就是会导致各个部分店里出现断路,还有就是人们的出行的时候非常的危险简单来说的话
cdn
bcebos
com/e7cd7b899e510fb301a78407cb33c895d0430ce7" />就是这些台风会导致一些树木倒下,而且还会出现一些天气情况的转变,尤其是气温方面的变化,对于南方地区可能会影响会特别大,就比如说我们国家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等,这些地区都会受到台风外围的一些影响,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造成局部地区的暴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和经济损失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气旋(中心气压很低)。从成因来看.台风和飓风的成因相同.都是在热带低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但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能发展成为台风或飓风,严格说来,只有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或飓风。台风和飓风是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只有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才叫台风。台风到来时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往往能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人们为了便于预报、研究和区别不同时间出现的台风,对台风进行了命名。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呢?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去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台风命名表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上作出的,该表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据省气象台预报,目前到“十一”黄金周期间,我省天气仍以副高控制为主。未来3天,杭州仍为晴到多云天气,最高气温为31-33℃,最低气温为22-24℃,天气较为稳定。
长假中期可能有次弱降雨
台风“达维”刚刚肆虐完海南、广东和广西,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便横空出世,目前正在海上积蓄着越来越多的能量。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警报,今年0519号台风“龙王”昨天14时的中心位置在北纬22.4度,东经136.8度,中心气压94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50米/秒,移速10公里/小时,七级大风圈半径350公里,十级大风圈半径100公里。
气象部门预计,10月2日至3日,副高将有短暂东撤,我省受西风带弱冷空气影响和“龙王”西行中台风倒槽顶部的共同影响,将会有一次弱的降水过程,以阵雨天气为主,时间短,应该不会影响大家旅游的雅兴。4日后副高再次增强西伸,又给我省带来一次较长时间的好天气,将为黄金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过,这仅仅是根据目前的天气形势变化的预测。气象专家说,按照一般规律,秋季台风多为偏南西行或偏东北上,历来10月份影响我省的极为少见。建国以来,也只有6126号台风于10月4日在我省三门登陆,因此一直西行的台风“龙王”目前最大可能在10月2日至3日期间,经台湾南部后在闽南一带登陆的可能性最大。
但由于台风移动中变数较大,而且“龙王”现在走得很慢,距陆地尚远,未来几日究竟是否将登陆我国沿海地区尚不得而知,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龙王”归来不一定带来风和雨
据悉,台风“龙王”的名字是由祖国大陆命名的,虽然它是雨神的象征,却不一定会带来风雨威胁。2000年第一轮被命名为“龙王”的台风,路过台湾前连海上台风警报都没有发布,此次是台风被命名为“龙王”的第二轮。
由中国命名的台风名字,除了“龙王”,还有“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但如某个台风给人类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那么其名字有可能从台风命名行列中永久除名,以免因其“知名度”给后来的称呼带来混淆。像去年给我省带来严重灾情的“云娜”,就作为造成重大灾害的台风的专名载入世界台风气象史,退出了热带气旋命名表。
早报讯(记者朱彩云)昨日下午2点,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位于北纬21.7度,东经140.1度,即远在泉州偏东方2406公里,移速15公里/小时,移向西北偏西。
看来,“龙王”要去哪里度假,影响着许多人的度假心情。
“龙王”现在走得很慢,台风外围是否会在国庆假日期间影响福建呢?专家们仍在密切关注着其动向。希望“龙王”快点转向,才能不造成影响。今年国庆期间,做好台风及冷空气的预防工作。
由中国命名的台风名字,除了“龙王”,还有“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可真是“前有龙王,后有悟空,还有风神海神来相助”啊。人们也慢慢地感受到,这些有趣的名字并不是台风的真面目。
泉州气象网专家称,台风是可怕的,它的摧枯拉朽、不可一世的巨大破坏力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弱小。我们虽无力改变它,却可掌握它的行踪以进行防范。
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已开始启用并循环过去的台风名字,“龙王”是第二个,据了解,如某个台风给人类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那么其名字有可能从台风命名行列中永久除名,以免因其“知名度”给后来的称呼带来混淆,就如去年给浙江带去伤害的“云娜”,作为造成重大灾害的台风的专名载入世界台风气象史。
10月上旬后,泉州台风季已进入尾声,去年12月的晚台风“南玛都”是泉州历史最晚影响的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