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边 一方优先选择了场区的情况下,另一方可选择先发球或者接发球。2. 错误的发球顺序和接发球错误的思路:发现后立即纠正,并恢复到错误的分数,继续比赛。正确规则:发球区如发现故障,应在死球后纠正。送达法院的错误包括送达顺序或送达顺序的错误;发球从错误的发球座发球或接发球3.举起你的手来表示你还没有准备好发球,但是仍然试着挥棒接住球。正确规则:发球方只有在接发球方准备好发球时才发球,如果接发球方已经尝试发球,则认为他已经准备好发球。1. 如果接球者失误,发球者得分;2. 如果接发球方或发球方将球退回发球区,发球方应将球正常退回。接发球方为持球目的终止投篮的,接发球方得分。
4、发球失误发球常见犯规:腰犯规规则: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者的腰。否则,将被判违法。挥杆中断:发球开始后,如果挥杆不一致,将被判犯规。容易被忽视的发球违规行为:发球时双脚移动(很多球员发球时都会移动)5、球拍拦网错误习惯:接对方放网,回网前球后,将拍贴近球网举高等着拦网。正确规则: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妨碍对方,即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球网的合法击球,判违例.6、比赛中球碰到房顶错误观念:外界因素影响,应该重新发球。正确规则:比赛进行中,球:触及场地外其他物体或人,判违例。7、球毛与球托分离错误观念:球托与羽毛分离,球托飞出界外,判断击球方失分。正确规则:比赛中,球托与球的其余部分完全分开,发球重新发球。1. 完全分离:如果球在飞行中,重新发球;死球得分。2. 如果没有完全分开(只剩下一根羽毛),比赛将继续。
8、球飞进错误思路:在不影响比赛情况下继续比赛正确规则:裁判认为比赛受到干扰,发球重。一般做法:当有一个额外的球或物体进入球场,然后直接重新发球。教练干预比赛误解:场外因素,运动员必须忍耐。正确规则:认为教练在干扰对手比赛的裁判发球重。即时处罚:如果一方教练干扰另一方球员,另一方得分继续比赛,另一方不得分,决定重新发球。错误观念:对手触网,我直接得分纠正规则:比赛中,球员用球拍、身体或衣服触网或触网支撑将被判犯规。正确判罚:裁判(或球员)应先判断球是否死亡(球落地),如果球先落地后触网,不违例;如果球还在飞,触网是违例的。
运动员应该服从裁判员对事实作出的判决。运动员对司线裁判员所作的判决如有问题只能向裁判员提出,而不能与该司线裁判员争辩,遇有此情况裁判员应该予以制止。
情况严重要按“行为不端”处理。发球员对发球裁判员所判的违例可以要求发球裁判员表明是哪一发球违例,但不能争辩,遇有此情况裁判员也应予以制止,情况严重的按“行为不端”处理。当然运动员也应该服从裁判员对事实的判决。如,连击、碰网、过网击球、侵入场区等等。
而经常在比赛中可以看到运动员对判罚有争议,可以向裁判反应,但是很少能够改判。这跟网球有区别,网球有鹰眼可以申诉,先交费,成功退钱,不成功就不退了。没有次数限制。
因为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在已经出线的情况下,为避免过早遇到本国另外一组选手,涉嫌故意输给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这就是著名的伦敦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
此举也招致在随后进行的韩国和印尼两对组合在比赛中表现极其消极,恶劣影响引发在场球迷一致声讨。8月1日晚,针对于洋/王晓理等八名羽毛球女双选手消极比赛,故意让球一事,国际羽联最终做出了最后的宣判。
在历经听证会以及羽联官员反复商讨和确认之后,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与其他三对组合一同被取消了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为“默契球”这一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扩展资料:
事件经过:欲避同国选手中韩打出“默契球”
在女子羽毛球双打的最后一轮小组赛上,由于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消极应战,并最终以14-21/11-21败在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的拍下,引来了现场英国球迷巨大的嘘声。赛事监督甚至两次打断比赛,进入现场和四名球手交谈,希望她们能有更专业的发挥。
由于中国另外一对组合田卿/赵芸蕾早前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中意外输给了一对丹麦组合,只能以小组第二名出线。一旦于洋/王晓理在自己的小组以头名出线八强,两对中国组合就将被分在一个半区,提前在半决赛相遇。
而郑景银/金荷娜如果以小组次名出线,甚至有可能和C组的队友在1/4决赛上就提前相遇。两对组合的想法一拍即合,就有了这么一场“默契球”的出现。
作为女双世界冠军,于洋/王晓理在这场比赛中多次出现击球下网、出界的低级失误,自然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不满,因此才有了嘘声不断的场景。
而赛会的监督也对这件事高度重视,他两次打断比赛进入赛场上和四名球手交谈,希望她们能有更专业的发挥。不过最终韩国组合还是轻松的以21-14/21-11取胜。
北京时间10月23日,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结束1/4决赛的争夺,四强全部出炉!
此役男单的比赛,又出现了一个奇葩景象,桃田贤斗对阵印尼名将乔纳坦的时候,首局21-13拿下,第二局15-0遥遥领先。结果对手复制了石宇奇的做法,选择了退赛。虽然不是赛点退赛,但0-15退赛依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国羽的比赛中,何冰娇2-0(21-16、21-14)王祉怡杀入女单四强!王懿律/黄东萍淘汰2-0(21-14、21-17)邓俊文/谢影雪,晋级混双四强。黄东萍 /郑雨2-1(14-21、21-10、21-13) 淘汰波莉/拉哈尤晋级女双四强。
让人遗憾的是,女双国羽3对组合进入八强,结果仅仅1对进入四强,杜玥/李汶妹0-2(19-21、13-21)基地塔拉库尔/巴宗哉出局,玄炫刘 /夏玉婷 0-2(11-21、17-21)金昭映/孔熙容出局。混双,冯彦哲/杜玥1-2(16-21、21-18、17-21)不敌乔丹/梅拉蒂,止步八强。
这样一来,本次丹麦公开赛四强已经全部出炉!
女单方面,何冰娇将挑战日本一姐山口茜,之前陈雨菲曾在决赛2连败输给山口茜。另外一组对决则是安洗莹对决吉尔莫。男单方面,安赛龙依然无法阻挡,他对阵淘汰了周天成的李卓耀,桃田贤斗的对手是苏吉亚托。
混双王懿律/黄东萍将对阵渡边勇大/东野有纱,冲击决赛!同样冲击决赛的还有女双的黄东萍/郑雨,他们的对手将是基地塔拉库尔/巴宗哉。
常看羽毛球比赛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在双打比赛中,球员发后场球时经常会被判违例,发球裁判会用手在身前比划一个手势,说明发球违例的原因
羽毛球竞赛规则规定,合法发球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发球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但发球时随重心前移,脚跟随之自然提起,只要脚尖不动,不算违例
二是当球与拍面接触的瞬间,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及整个球体均要低于腰部,拍框的高点不能超过手腕
发球过手规则发球过程中拍杆需指向下方
没有条文要求击球点低于手部
没有禁止攻击性发球规则没有这条规则
在业余玩时,一般没有攻击性的过腰违例大多数人也懒得管,结果以讹传讹出了这条规则
过腰违例这里不是指出误解,而是说BWF在试行新的规则,约定统一高度来替代腰线
发球前准备发球应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开始
所以接发的应该先做出准备姿势
另外如果试图做出回击动作,则表明已经做好准备,是不能以未准备好为由要求重新发球
发球假动作发球过程必须是连续的
发球过程从球拍后摆完成开始前挥算起,到击球为止
换言之,扇扇子搞偷袭这种假动作是禁止的
不准移动发球过程中,两边球员都必须保持两只脚的一部分呆在地上,不准提前移动
羽毛球的规则是赢方发球
因此在发球上的规则指导思想,就是接发方应该不处于劣势甚至处于轻度的优势
但是,当思想落到条文,就该按条文执行
这里不接受任何对“裁判会不会判”的问题的质疑
cdn
bcebos
com/72f082025aafa40f9786f141a064034f79f019ed" />
羽毛球发球违例有哪些
发球违例一直个很容易起争议的话题,那么大家知道羽毛球发球违例是哪些情况?
羽毛球发球的几种违例
过手
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
过腰
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腰指的是发球员最低肋骨下缘的水平切线。
脚移动或脚踩线
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应站在斜对角的发球区内,脚不得触及发球区和接发球区的界线。
从发球开始(规则9.2),至发球结束(规则9.3)前,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两脚都必须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
没有首先击中球托
发球员的球拍应首先击中球托。
违例的“假动作”
一旦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做好准备,任何一方都不得延误发球。发球时发球员球拍的拍头做完后摆(规则9.2),任何迟滞都是延误发球;
发球开始(规则9.2)后,发球员必须连续向前挥拍,直至将球发出(规则9 3)。
合法发球
羽毛球竞赛规则规定,合法发球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在发球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但发球时随重心前移,脚跟随之自然提起,只要脚尖不动,不算违例。
二是当球与拍面接触的瞬间,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及整个球体均要低于腰部,拍框的高点不能超过手腕。
发球过手违例
在发球的时候,球与拍面接触的瞬间,球拍的顶端并没有向下,整个拍框没有没有低于手部,于是这就被判为“过手”违例。
在发球时,肘部没有提起,击球点离身体较远,有横扫的动作,比如发平球和平快球,就容易发生“过手”违例。
改正方法是发球时,肘部提起,拍框垂下,发球瞬间不要将拍头横向抬起,而是向前挥动,就不会发生过手违例。
发球过腰违例
在发球时,球的任何部分在击球的瞬间高过发球员的腰部,称为“过腰”违例。这里对“腰”的定义以发球员最后一根肋骨下沿的水平切线为准,一般正常情况下,在发球员腰带偏上位置,而不是以腰带作为基准。
发生过腰的情况时一般是球拍抬得过高了。解决的办法是在发球时保持手部不要超过腰带太多,若手部低于腰带,那么球一般是不会高过腰带。
两次动作违例
除了过手和过腰违例之外,还有一种发球违例,是在发球过程中有停顿,在骗对方选手产生预判之后再发出不同于对手判断的球。这种发球被判作“两次动作”违例。在国际比赛中,这种违例非常少见,但在业余比赛中,有时会有发生。
实际上,对于过手和过腰违例的判罚并不容易,因为发球动作稍纵即逝,裁判员多是凭刹那的感觉和出球的线路来判断的。如果出球很平很快,那发球违例的几率就大的多。而在业余比赛中,由于业余球员的发球动作更加不规范,所以对于发球违例的判罚是很宽松的。
羽毛球运动装备的选择
拍弦的选择
比较高级的羽毛球拍,一般都没有上拍弦,而是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配制适宜的弦并控制上弦的松紧度。拍弦的种类有羊肠弦、尼龙弦、牛筋弦和化纤羊肠合成弦四种。
a.羊肠弦弹性好,但易磨损,因而易断。
b.尼龙弦美观,但弹性稍差,受气温的影响也较大,冬天发脆易断。
c.牛筋弦较结实,价格也低,但弹性差。上述三种弦在专业羽毛球选手已不采用。
d.化纤羊肠合成弦,是目前正式比赛中专业选手所选用之拍弦。它吸取了上述弦的长处,避免了各自的短处,具有既牢固可靠,又弹性颇佳的特点。这种弦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选择羽毛球拍
拍子的重量要合适。其实并不是拍子越轻越好,拍子轻了,就不牢固,会影响击球的力量。
2.检查拍子的整体结构。拿到拍子之后,挥动一下,看看震不震手。震手的拍子一定是拍杆(拍柄和拍头的连接部位,这一部位现在是碳素合金钢材料制成)太硬。不震手,说明拍杆较有弹性。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头顶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弯曲,证明拍杆部位较有弹性。
3.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如在单打时,适合选择加长型的.球拍,如属于攻击型选手,应选择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在双打时,最好选择标准长度的球拍,如属防守型选手,应选择较轻的球拍。
4.根据每个人手形的大小挑选拍柄,以握住拍柄感觉舒适为宜。手大的人,握较细或呈正方形的拍柄会有不舒适之感;手小的人,握粗大的拍柄也不相称。最后可检查一下拍头有无变形、裂缝或整体弯曲等。
5.另外需要看一下弦装得是否匀称,交叉弦组成的每个方块都要同样大,每条弦的松紧度要一致。
手柄的选择
手柄的材料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心的球迷应该看到在比赛中,运动员经常会在球拍的柄部扎上一层东西。这层材料可能是合成皮料,也可能是毛巾布料。
合成皮料也分好几种,有些有防滑作用,有些有吸汗作用,有些有吸震作用。但近来毛巾布料以价格便宜,手感好,吸汗性能好,正越来越受到运动员的欢迎。
挑一双合适的羽毛球鞋
1.应选择一双重量轻,穿着舒服的球鞋,如果是羽毛球专用鞋,那效果更好。
2.好的羽毛球鞋可以使你键步如飞,选择时注意鞋底最好采用牛筋底,这样韧性会比较好,适合在室内运动。如在室外,可选择高级的橡皮合成鞋底,效果也不错。
3.不论穿着的鞋子如何,最重要是要有个观念就是在室内打球的鞋子最好在要打时才穿,一来可以避免鞋子弄脏,二来可避免鞋底沾满灰尘而变滑,如此便能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
4.最后要注意的是,羽毛球鞋穿上时要合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样一来可助你在运动中的发挥,二来可以减少你受伤的机会。
羽毛球的选购
1、分清羽毛球的种类
a.家庭中常用的羽毛球,一般多为室外用球,商店里称之为红头羽毛球,因为此种球的底托是用红色橡胶所做的,所以,打起来比较省力,弹力好,使不了多大劲即能打出很远。
b.比赛用球则为白头羽毛球,也叫室内羽毛球,其底托的用料,内为软木,外包白色羊皮,选料、制作都比较严格。
c.全塑羽毛球,每个球为一个整体,其制造工艺很简单,不必编线捆绑,也不会发生掉毛问题,成本也比较低,但用起来不如前两种那么好使。
2、挑选羽毛球的标准
a.要看羽毛球底托的质量好坏。红托球的橡胶薄厚要均匀,胶合紧密。白托球的软木直径应为25毫米,其形状要圆,木质要软,羊皮膜包扎要细、要牢固。挑选球托弹力是否好时,可用手捏一捏,也可以将球在球拍上轻轻向上托几下。
b.要看羽毛是否扎牢,每个羽毛球规定要扎16根羽毛。最好的羽毛为鹅翎。因为鹅翎翎管坚硬,挺直、抗打耐用,下落速度符合标准。鸡鸭翎就不如鹅翎质量好了。其翎管细、管壁薄,常常会出现弯曲现象。
挑选羽毛时,羽毛为越白越好(专门染色的除外)。羽毛长度要在60~70毫米之间,要长短一致,间隔均匀,毛翎要粗细相同,不可有倒毛、断梗、虫蛀等毛病,否则球打出去会不走正路。
主要原因是民法典中新的规定因素,受伤者属于自甘冒险的行为。
此次案件的主要争议点就是在于被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这两个方面,而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被告不具备上述的两点因素,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首先:被告的行为里面并没有包含故意伤人的因素。
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还有原告受伤场地的视频记录来看,原告和被告双方对于是否故意的情况达到了一致的认可,就是被告的扣球行为并不存在故意伤害原告的目的,对于这方面来说,原告和被告并没有争议。
其次:案件关于重大过失的争议,原告和被告双方的差异很大。
原告观点:大家仔细观察庭审的相关过程,不难看出原告认为被告明知道自己年纪偏大了,还使出大力扣球的比赛技能,就是因为这个扣球的原因,导致被告的眼睛受到了伤害,这方面来说被告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故意伤害。
被告观点:而被告的观点却是原告明明知道了自己年纪已经70岁了,还参加这样的具有风险的运动,属于自甘冒险的行为,而自己的确是正常打球,并没有刻意的加大力量,不存在在此次受伤事件中有重大过失的责任。
最后:法院的判罚是支持被告的观点。
法院方面认为被告并不是职业选手,而只是业余爱好者,所以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扣球力度,并且原告受伤后,被告陪同原告去医院接受治疗,还自己垫付了当天的医疗费用,所以这样的情况来看,被告方面是不存在受伤事件中的重大过失责任的,所以最终驳回了原告的侵权诉讼请求。
结束语:站在个人立场,球场上面受到一定的伤害真的很难避免的,从这件事情上来看,高领人群选择合适的运动才是最佳的避免方式,毕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大家都不开心。